•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港故事·2010】为何在港选拔载荷专家?“奔月探火”先行者讲述香港首次外太空之旅

2022-10-27 11:01 来源:南方网 张诗雨 陈晨

  今年十月初,好消息从北京传来,国家宣布启动第四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并首次在香港选拔载荷专家,主要负责到太空进行各项科学实验和研究,操作和使用太空实验设备。

  一石激起千层浪。香港11所高校及各大科研机构反应热烈,来自不同专业领域的优秀学者踊跃报名。作为香港参与国家航天项目的“先行者”,香港理工大学钟士元爵士精密工程教授、深空探测研究中心主任兼精密工程讲座教授容启亮在接受南方报业专访时喜悦至极:“这体现了国家对香港广大科研人员的信任和肯定,亦是对有志投身科研或航天事业的香港年轻人一大鼓舞。”

  时光追溯到2010年。容启亮率领约20人的香港理大团队拉开了“嫦娥”外太空执行能力研究窗口,最终在众多研究机构中胜出,承担“相机指向机构系统”研发、“月表采样器”制造等任务。

  十多年来,从“嫦娥”系列工程到“天问一号”,容启亮多次带领团队参与到国家重大深空探测任务之中,在中国逐梦太空的旅途烙上独特的紫荆花印记。

容启亮教授

  与中国航天的缘分从“嫦娥”开始

  人类对于宇宙的幻想和探索从未停止,古时便有“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作为世界航天领域的重要力量,中国在2004年正式开展“嫦娥”月球探测工程,希望通过拓展对月球的认识,开拓月球的资源,带动新科技的发展,从而造福人类。

  容启亮与中国航天的缘分正是从“嫦娥”开始。

  2010年,香港理工大学与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签订联合研发协议,合力建造“空间精密机械技术联合实验室”,在国家探月工程相关领域展开合作。容启亮团队也积极参与到为“嫦娥三号”研发“相机指向系统”的挑战当中。

  秋日一个明媚的下午,南方报业记者走进香港理工大学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实验室,年过七旬的容启亮刚刚结束与科研团队成员的会议,对“嫦娥六号”的相关科研工作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能够被国家选中参与探月工程,是香港的荣幸,也是我们的荣幸”,谈起与中国航天事业的结缘,容启亮目光炽热,“我们做的是航天仪器研发,高标准、严要求,不能容许一点失误。如果我们做得不好,随时会被叫停,所以荣幸之余也不敢有丝毫松懈。”

容启亮同记者讲述初级封装装置运行原理

  记者:您和中国航天的缘分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容启亮:从2000年初开始我们和内地就有联系了,但并不是说一开始就指定我们做。所有的项目都是有竞争的,不可能一开始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你。我们一直和内地合作,做报告、做申请书、做原理样机来测试,也会和不同的单位比较、竞争。

  最终在2010年,有了突破,确定由香港理工大学太空团队和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合作,成功争取到相关项目研发的机会。

  记者:最初接到“嫦娥三号”任务时心情如何?

  容启亮:当然是很高兴的,也十分感激国家对理大太空团队的关注、信任和支持。香港能参与国家探月任务,与内地顶级科学家紧密合作,各自发挥所长,在科研上共同寻找突破,我感到十分荣幸,也同时感受到“只许成功”的压力。没有想到今天航空航天领域在香港会有这样的机遇和发展,不过眼见国家发展一日千里,国家在航空航天范畴上的发展已日渐起飞,并在背后默默支持着香港,我对香港面对的发展和机遇感到欣喜,并期望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记者:从“嫦娥三号”的“相机指向机构系统”到“天问一号”的“落火状态监视相机”,您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容启亮:很多人以为我们的任务就是做好一件事,反复试验就好,但其实不是的。首先,我们要从理论上说服所有专家,包括整个任务究竟是怎样执行,比如月球的环境怎样、飞行的时候会怎样、着陆的时候会怎样、会遇到什么问题等,所有的事情都要很清楚。其次,我们还要设计一系列的测试方法来回答评审专家的提问。因为他们会说“怎样可以让我们知道你这件东西是没问题的呢”,所以我们设计的这个测试方法是可以应对所有预想到的环境的。因此,我们每一次去北京参加评审会都会做好充分准备,但还是很紧张。

  因为你只有一个机会,如果做得不好,随时都会叫停的。我们做了“嫦娥三号”、“嫦娥四号”,两个项目都很成功,内地看到了我们的能力,所以在接下来的探月工程中也都找到我们合作。即使这样,每一个项目当它发射、降落的时候,都很担心的。比如“嫦娥五号”,我们参与中国首个月球采样返回任务,但因为疫情的关系,我们去不了北京,只能在香港遥控。采了样放到罐里面,很棒,但还有一件事很担心的,究竟关不关得上罐子呢……直到返回舱成功关上门,我们才放下心头大石,大家也都十分兴奋。

  精通两文三语是香港专家优势

  2017年,容启亮获邀参与国家首个火星探索任务。虽已成功研制多款精密的航天仪器,但每次开启新的航天项目,研发过程都要从头做起,火星相机亦不例外。

  “试验最紧张的时候,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容启亮手持银白色的“火星相机”样机,向南方报业记者展示它的“高科技”,“我们为这款相机量身定制了一套全新的‘一体化热流防护设计、测试及品质控制方案’,将民用零部件一步步提升至航天级别,每个步骤都经过严格把关及筛选,这是同类设计第一次应用在航天科技上。”

  从神话到现实,“天问一号”旨在一次性实现对火星“环绕”“着陆”及“巡视探测”三大任务,是世界航天史上的首次尝试。在浩瀚宇宙中,香港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也为国家深空探索之路点起熠熠星光。

容启亮正与团队成员讨论

  记者:有什么让您印象深刻的事?

  容启亮:最惊心动魄的应该是在2019年反修例风波时,香港理工大学被示威者占据,校内不少实验室遭破坏。当时我们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研发的“火星相机”即将进入交付的冲刺阶段。我们整个团队非常紧张,混入校园把实验室里的设备、仪器一点点搬走,在家里开设实验室继续研发工作。

  记者:已经在筹备下一个航天任务了吗?

  容启亮:当然。我们每天有很多事要处理。比如“嫦娥六号”上会继续沿用嫦娥五号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但嫦娥六号计划登陆月球背面的极地,对精密仪器的挑战性更高。我们要不断优化我们的装置。国家未来仍有很多深空探测项目,相信香港未来会有更多机会与内地合作,为国家服务。

  记者:近期国家在港展开载荷专家选拔,香港的专家具备哪些优势?载荷专家最需要具备哪方面的能力?

  容启亮:香港的专家精于各个领域的专业,如材料科学、物理、生物医学、电子工程、机械工程等,能够把各项知识融会贯通,并精通两文三语,是香港专家的优势所在。载荷专家主要负责开展太空实验或试验研究、操作和使用太空实验的设备等,因此他们最需要是强健的体魄和强大的心理质素,包括抗压能力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除此之外,他们需具备独有的科学研究操作能力,能够进行复杂的实验操作。

  没有科技就一定会落后

  在香港理工大学实验室外的诸多展板上,展示着一系列太空科研的研究成果,一个个复杂而精密的项目,记录着香港与内地科研工作者们同心协力,推动中国探测器一步步远行,探索深空的奥秘。

  “回归前的香港并不重视科技创新。”容启亮回忆,当时港英政府推行“积极不干预”政策,香港大部分尖端科技产品都从国外购买。由于缺少政府支持,香港高校也难以注重科研。直到回归后香港获得国家不少支持,特区政府也逐步意识到增强科技力量的重要性,香港的科研环境得以大幅提升。

  “如今香港青年拥有更好的科研环境,一定要走出去多看看,多学习,未来潜力无限。”在低调得甚至没有门牌的理大“深空探测研究中心”内,容启亮特别动容,“成立这个中心的另外一个目的也是希望我们的研究可以慢慢交由年轻人去承担,让更多年轻人加入,培养更多理论研究人才。”

  记者:在您的多个任务中,都有着相似的目标,就是“拍摄”。这与您本身是个摄影爱好者有关吗?

  容启亮:我读中学时是20世纪60年代,当时没太多东西玩,对什么东西感兴趣都靠自己争取。那时感觉摄影是科技与美术的结合,觉得很新奇,但是摄影在当时是很奢侈的事,我就只能捡回别人丢弃的旧镜头,放进一个自己钉成的木箱,下面再安装一盏灯,就制成一个可以用来冲晒底片及相片的装置。然后我又到图书馆找冲晒相片的化学公式,自己去勾兑化学用品。冲晒出第一张相片时我很兴奋,后来又慢慢调试到最佳配比,在过程中学到很多。

  20世纪70年代香港工业开始腾飞,工科很吃香,我中学毕业后先在香港工业专门学院修读机械工程,毕业后攒了两年钱,又去英国读电子工程和自动控制。后来我很有幸在国际知名的克兰菲尔德精密工程研究所工作,对研发精密仪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和经验。

  记者:您是如何接触到航天业的?

  容启亮:我从英国回到香港时基本没人搞精密工程,但航天工程需要很多精密工程的技术,因此我发现在航天业做研究应该是我的机会。结果,1995年,我受前苏联邀请为前和平号太空站研制“太空钳”供宇航员作精密焊接;我也和欧洲太空总署、俄罗斯太空总署合作开发一系列精密仪器,积累了一些经验,学校开始给予我们更多支持。

  记者:如今香港的科研环境有怎样的改变?

  容启亮:回归后,祖国的发展一直是香港科研的内在驱动力,祖国的市场更是香港的外在优势。尤其是最近几年,香港逐步开始重视科研,大家开始了解科研不是投入后立刻会看到回报的,需要慢慢培养人才。香港高校有深厚的基础科研实力,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香港可以发挥它的力量。最重要的就是现在政府开始推动科研发展,让市民认识到科研的重要,我们需要科研力量同世界各国去竞争。没有科技就一定会落后。

  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我们有内地这个很大的市场,所以我们要了解内地的民情,科研产品才有可能在内地立足。在内地立足、壮大之后,我们的产品才有机会在国际上拥有竞争力。

  记者:随着“火星相机”被广泛报道、月球土壤来港展出,以及国家在香港选拔载荷专家,许多香港学生开始对深空探测萌生兴趣。

  容启亮:我们国家的航天事业如此成功,除了带动科技产品创新之外,还带动了年轻人对科技的兴趣。那么未来,一方面我们要鼓励他们不断创新、勇敢追梦,让更多年轻人走上科研道路;另一方面,政府也应该要加大力度投入,为年轻人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比如我们可以在粤港澳大湾区多举办联合创新比赛,内地和香港的学生可以一起组队参加比赛,发挥团队精神,加深彼此的了解。

  【策划】侯小军 张纯青

  【统筹】赵杨 胡念飞 谢苗枫

  【协调】区小鸣 王勇幸 陈彧

  【撰稿】张诗雨 陈晨

  【拍摄】许晓鑫 张梓望 陈晨

  【剪辑】秦少龙 张诗雨

  【平面】霍维露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李婷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